
- ? 指數型基金
- ? 股票型基金
基金簡稱:-- | 基金代碼:011514 | ![]() |
|||||||||||
![]() |
|||||||||||||
基金類型:-- | 凈值日期:-- | ||||||||||||
![]() |
|||||||||||||
單位凈值:-- | 累計凈值:-- | ||||||||||||
![]() |
|||||||||||||
日漲跌幅:-- | |||||||||||||
![]() |
|||||||||||||
階段收益率
|
適合客戶: 適合具有一定投資經驗,有穩定收入及中長期閑散資金的投資者。
|

2023年二季度的宏觀主線邏輯表現為美國經濟韌性超出預期和中國經濟復蘇力度不及預期。
海外方面,美國區域性銀行風波逐步平息、債務上限達成協議后,市場避險情緒有所修復,同時美國經濟在溫和放緩中具有韌性,尤其是就業、零售銷售等硬數據都有較好表現,通脹也在基數效應下持續回落,美國經濟整體仍偏向于“軟著陸”特征。6月美聯儲暫緩加息,但上調了點陣圖預期,鮑威爾表示暫緩加息并不是停止加息,只是在接近終點利率前對加息速度進行微調,今年可能還會再加息兩次,但未來緊縮節奏取決于經濟數據的表現。目前市場對加息終點預期仍較美聯儲更樂觀一些,但年內降息預期已完全打消。
國內方面,隨著一季度經濟的補償效應逐步消退、疊加政策相對克制,二季度經濟增長動能邊際走弱。在低基數效應下,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均錄得較高增速,但剔除基數效應的兩年復合增速則出現回落,顯示經濟修復斜率放緩。整體來看,二季度經濟呈現環比放緩、同比反彈的增長態勢。物價方面,供需錯位下CPI同比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延續服務和小額消費有韌性、大額消費偏弱的結構特征,而需求不足、企業主動去庫擾動下,PPI的同比降幅持續擴大。
二季度宏觀政策從保持定力轉向逐步發力。4月政治局會議定調政策以穩為主,4月、5月政策定力較強,財政政策力度有所退坡。進入6月,經濟復蘇動能仍顯乏力,外需承壓、內需不足的壓力進一步顯現,市場對政策層面的期待開始升溫,6月中旬央行率先下調政策利率,以加強逆周期調節,多個高層會議也開始釋放部署一攬子穩增長政策的信號。此外,二季度匯率壓力較大,人民幣持續貶值一度接近7.3關口,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中提到“堅決防范匯率大起大落風險”,這意味著后續央行有信心、也有能力防范匯率過快貶值,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二季度債市呈現牛市行情,收益率震蕩下行。4月和5月債市主線從“強現實、弱預期”切換為“弱現實、弱預期”,在經濟復蘇和政策力度均低于預期的背景下,疊加流動性寬松、資金利率中樞下移,債券收益率開啟單邊下行行情。6月“弱預期”邊際上有所修復,市場關注點轉向7月政治局會議,月中央行降息打破窄幅震蕩行情,10年國債新券收益率最低下探至2.6%關口,降息后市場開始擔憂寬信用政策的沖擊,且前期獲利盤存在止盈需求,債券收益率從低位快速反彈,此后維持偏強震蕩行情。
利率債方面,各期限收益率全線下行,10年國債收益率收至2.63%,較一季度末下行20bp,曲線走勢趨于陡峭化。信用債方面,經歷一季度信用利差大幅壓縮后,二季度信用債表現相對平淡,收益率雖然跟隨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但信用利差、期限利差和等級利差均有不同程度的走擴。轉債方面,中證轉債指數寬幅震蕩,4月中旬起隨著經濟和政策預期轉弱,轉債跟隨正股震蕩下跌,同時市場擔憂轉債退市風險,估值顯著壓縮;6月隨著政策預期修復和降息提振,轉債走勢回暖,小票行情下估值也得到拉升修復。
權益市場方面, 2季度 A股指數呈現振蕩偏弱的走勢。期間市場投資風險偏好比較平穩。2季度滬深300指數的表現整體弱于創業板指數。表現相對比較好的行業是通信、傳媒、采掘;表現相對較差的行業是休閑服務、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其中表現最好的行業是通信和傳媒AI方面的板塊,漲幅較大,市場整體還是呈現比較明顯的結構性行情。
回顧整個2季度,季度內權益資產主要配置食品飲料、醫藥、計算機、半導體、軍工等行業優質龍頭公司。債券資產主要配置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
2季度操作上基本延續我們今年1季度的操作思路和結構。

資產類型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權益投資 | 16,422,607.87 | 20.50 | |
固定收益投資 | 53,590,289.06 | 66.89 | |
金融衍生品投資 | 0 | 0.00 | |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0 | 0.00 | |
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 | 10,095,310.18 | 12.60 | |
其他資產 | 5,203.37 | 0.01 |

行業類別 | 金額(元) | 資產占比(%) | |
---|---|---|---|
農、林、牧、漁業 | 0 | 0.00 | |
采礦業 | 0 | 0.00 | |
制造業 | 12,507,821.62 | 15.66 |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249,094 | 0.31 | |
建筑業 | 299,390 | 0.37 | |
批發和零售業 | 750,301 | 0.94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0 | 0.00 | |
住宿和餐飲業 | 0 | 0.00 |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981,320.25 | 2.48 | |
金融業 | 0 | 0.00 | |
房地產業 | 0 | 0.00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0 | 0.00 |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0 | 0.00 |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0 | 0.00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0 | 0.00 | |
教育 | 0 | 0.00 |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431,632 | 0.54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03,049 | 0.25 | |
綜合 | 0 | 0.00 |

序號 | 股票名稱 | 資產占比(%) | |
---|---|---|---|
1 | 華東醫藥 | 0.94 | |
2 | 源杰科技 | 0.93 | |
3 | 瀘州老窖 | 0.92 | |
4 | 中科藍訊 | 0.87 | |
5 | 貴州茅臺 | 0.85 | |
6 | 唯捷創芯 | 0.59 | |
7 | 紫光股份 | 0.48 | |
8 | 冠石科技 | 0.46 | |
9 | 恩華藥業 | 0.44 | |
10 | 人福醫藥 | 0.43 |

序號 | 債券名稱 | 資產占比(%) | |
---|---|---|---|
1 | 進出2102 | 52.13 | |
2 | 浦發轉債 | 4.70 | |
3 | 國開1803 | 3.07 | |
4 | 國開2006 | 1.95 | |
5 | 國開2003 | 1.57 |